返回
历史直播间: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大
中
小
第265章 九子夺嫡56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{啊啊啊啊!厉害!不愧是我雍正大大啊!}
{这手段,果然够狠!}
{先不说八爷能不能看到这些问题,就算是八爷能想到这些改革,他也没这个魄力杀人立威,新政只能是不了了之!}
{雍正:懒得跟你们废话,全部杀了!}
{这种为百姓着想的人,怎么会是暴君呢?一定是那些混蛋污蔑!}
{怪不得名声不好,这是把笔杆子们都给得罪光了啊!}
{其他皇帝:朕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。雍正:朕做了好多个违背祖宗的决定!}
行了,不用说了,下一任皇帝非老四莫属,他们实在是干不来这种活啊!
众位阿哥彻底躺平了。
还有先前的那个密折,一千三百多个人写密折,这到底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!
还有这么多的改革都是在八爷党还在,朝堂不稳的情况下一年内安排完,这是赶着投胎吗?
他们这位四贝勒不会是累死的吧?他得罪了这么多人,晚上睡觉真的敢闭上眼睛吗?
大臣们也放弃了挣扎,算了算了,别说十四贝勒了,按照现在大清的形势,这些改革估计自家皇帝就要办了。
他们还是想想,怎么在这场变革中保全自己吧!
雍正的这些改革,可以说非常的有效,完全就是雍正一手塑造了清王朝之后的框架。
“摊丁入亩”和“火耗归公”,重塑了清王朝的税收制度,然后清朝就有了一个稳定的财政的收入,之后又通过加强密折制度,设立军机处来加强对于官员和朝堂的管控,最后通过“官绅一体当差纳粮”减小社会冲突,促进社会稳定。
这些改革都是四爷在一年之内做出的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雍正在位十三年只干这几件事。
雍正四年,雍正深感朝中能够办实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,他觉得大部分都是混子,所以雍正把这些不干正事的人,都给裁撤了。
雍正元年,准噶尔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起兵反清,雍正迅速的做出了反应,并让年羹尧挂帅出征,大胜,青海完全归入了清朝的版图。
只是这次,策妄阿拉布坦也并没有被击杀,他逃走后,仍旧从事着反清大业。
很快上天便给雍正送来了一个彻底收复准噶尔的天赐良机,雍正五年,策妄阿拉布坦去世,雍正便想着趁此机会打败准噶尔。
只可惜功败垂成,此后直到雍正驾崩,都没有平定西北。
雍正还进一步完善了清朝的赈灾制度,粥赈是最常见的赈灾方式之一,而雍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他会提前确定好发粥的时长和位置,已经每一次需要救济的人口。
只能说雍正这个人做事非常仔细,且都非常的有规划,这些提前确定好,雍正就能对受灾情况和赈灾的物资了然于胸,若是灾情严重,也能及时延长救灾的时间。
雍正四年,赈灾不再是单纯的给百姓们送粮食,而是选择了以工代赈,让百姓们做工来换取赈灾粮。
这样能让百姓有事可做,赈灾的同时还完成了很多的工程。
雍正还进行了移民和消除贱籍,四川移民和东北移民,都有效的补充了四川和东北的人口,加强了清王朝对于边境的h掌控。
消除贱籍更不用说,极大的补充了民户的数量,就连明朝因反对朱元璋而被老朱编入“惰民”籍的人,也都恢复了民户的户籍,这项政策被称为真正在华夏消灭了奴隶制度。
除此之外,雍正四年,四爷还主持了改土归流,下令裁撤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土司,改成了随时可以任免的流官,大大加强了清王朝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掌控,减轻了对于少数民族百姓的压榨,让清王朝向着彻底的统一更进了一步。
雍正不仅给乾隆留下了国库中的银子,还有一个相对稳定清明的江山,最重要的就是这整套严密稳定高效的税收政策和行政系统。
这些改革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,而雍正甚至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的所有皇帝中,最为勤政的一个。
雍正每天除了上朝之外,还要批阅大量的奏折,每天的朱批都要写个两万字左右,而就算是过生日、过节,雍正给自己放的假也很少,基本上也就是一年三四天的假期,最多的一年大概是雍正七年,因为这一年闰七月,天数比较多,总共有三百八十四天,而雍正工作了多少天呢?有三百七十六天,也就是这一年,雍正给自己放了八天的假。
而雍正每天更是只睡两个时辰,也就是四个小时,接着全天都要工作。
他的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还经常下个江南啊,去个塞外啊,避个暑之类的,雍正在位十三年,连紫禁城都没出去过,避暑都没去,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勤政、
正是因为这样,雍正非常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各种各样的人找人来给自己画画,我们现在戏称他喜欢cospy,现在再来看他的工作量,大概也是因为自己没法出去玩,有这些画也能聊做慰藉。
雍正八年,怡亲王允祥去世,雍正
第265章 九子夺嫡56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